首页

女主男奴漫画

时间:2025-05-22 23:28:34 作者:WGDC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在京开幕 促产业与技术深度融合 浏览量:38088

  中新网西昌11月19日电 “艺术是超越国界的,在数字时代,戏剧仍然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它让人们彼此靠得更近。”国际戏剧协会摩洛哥中心主席雷塔法·阿尔在日前落幕的2024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上说。

“戏剧连接世界”国际戏剧对话现场。图为大凉山戏剧节艺委会艺术总监、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发言。 大凉山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大凉山戏剧节搭建了不同文化的相互“遇见”“碰撞”“交流”“影响”的舞台。作为戏剧节重磅活动,“戏剧连接世界”国际戏剧对话热烈展开。

  大凉山戏剧节艺委会常务监制王晓鹰回顾了两次对他而言意义最为独特的“跨文化”创作尝试,一个是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西方经典《理查三世》,一个是由希腊国家剧院演出的中国经典《赵氏孤儿》。他的体会是,“从根本上说,跨文化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跨’,而在于‘合’,神形一体,合于内涵表达。”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的感受是,“大凉山戏剧节把大文化环境下的艺术作为一种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舞台,让不同文化的族群、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此绽放出不同的花朵;同时它让所有人跟着戏剧去旅行,体验不同的戏剧人生。”

开幕大戏《星回》剧照。 大凉山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本届戏剧节的开幕大戏《星回》演员全部来自凉山当地。在中外戏剧艺术家看来,这是一个根植民族文化,以现代视角来创作的艺术作品。国际剧协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尼认为,“《星回》带着对更加美好未来的希望,对每个人能够与他人、与自然、与整个宇宙和谐相处的希望。”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罗怀臻说,“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艺术家对一个地域文化传统的尊敬。”在《星回》里,演员们呈现了对传统吟唱、生命仪式、农耕舞蹈、虔诚祈祷、火把节的热烈舞步等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戏剧教育,是大凉山戏剧节的重要单元。戏剧节与国际戏剧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戏剧艺术组织机构和单位深度合作,先后举办了艺术教育高峰论坛、戏剧大师班、青年戏剧人计划、艺术高校资源分享与转化恳谈会、戏剧工作坊、戏剧课堂等大量有关戏剧教育的活动。今年的大凉山戏剧节“围炉夜会”上,7组年轻人参加,每组五六个人一起创作一个作品。他们当中有学美术的,有做媒体的,也有搞计算机的。主持人问他们为什么来这里?他们的回答是:“大凉山给我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那一定得抓住了。”

  孵化原创戏剧作品,是大凉山戏剧节的重要内容。大凉山戏剧节艺委会执行总监李亭表示,每年的孵化作品落地,让更多青年戏剧人看到了实现创作、放飞梦想的宝贵机会。“90后”导演谢可和“80后”创作伙伴杨春梓在2019年跟随国家话剧院的《兰陵王》剧组首次来到戏剧节,次年他们带着新作《羿》出现在大凉山舞台上。2021年大凉山戏剧节以“互联网+戏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五彩云霞云上戏剧村”。今年,“五彩云霞新文艺平台”推出了参与戏剧即生活短视频行动,为青年戏剧人提供了参与大凉山戏剧节的线上平台。

戏剧大师班现场。 大凉山戏剧节组委会供图

  今年,大凉山戏剧节更加明确了立足国际戏剧对话、国际戏剧研学班、有戏展演季、戏剧工作坊、戏剧嘉年华、戏剧凉山同行者计划、戏剧短视频计划、戏剧特种兵集结号九个支点,已初步形成创作制作以及版权、代理、商演等戏剧产业链。据悉,有三部剧在结束此次戏剧节演出后将在国内进行巡演和商演。

  大凉山戏剧节艺委会艺术总监、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说,希望将大凉山戏剧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节,“未来,如果一提到中国西部,大家就能想到中国有个叫大凉山的地方。”(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在苏州启用

酒泉4月26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2024年4月 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两岸企业界人士在南京共话大陆创业机遇

蓝佛安强调,中方将一如既往为新开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优质东道国服务,并就新开行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宗旨使命,创新支持成员国可持续发展;二是持续推进扩员,增强银行实力和治理水平;三是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四是拓展伙伴关系,动员更多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听得见民意 摸得着民心——新疆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为中方邀请美国青少年访华学习交流计划的新一批成员,来自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和斯特拉孔中学的24名学生正在中国访问。22日,代表团离开北京,前往湖北十堰、广东广州和深圳等地参访。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倩 通讯员/苗蕾)8月19日,“深江1号”盾构机顺利完成既定掘进抵达珠江口水域下106米处,这是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的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最深纪录。工程建成后,中国高铁将在百米海底飞驰。

中方:美国应尽快就长期散布虚假信息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这趟“专列”一旦停运,飞船就会与地面站失去联系。为确保“天地专列”牢固可靠,研制团队也在应答机产品小型化等方面持续展开迭代验证工作。(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